低劑量斷層掃描(LDCT)已成肺癌篩檢的主要工具,1項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不吸煙的高危險族群接受LDCT篩檢,檢測率達2.42%,平均每25個高危險族群中,就可篩選出1名肺癌患者,其中94.8%為第1期以內的肺癌。

與其他癌癥相較,肺癌5年存活率仍偏低,肺癌治療仍有許多進步空間。肺癌要及早診治,才有較高的存活率,如為晚期肺癌,可以存活超過5年的病人不到1成。
美國癌癥學會數(shù)據(jù)顯示,第1期肺癌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68%至92%,第2期尚有53%至60%,只要確診時為第1、2期,半數(shù)患者可以存活超過5年,但第3期僅剩26%至36%,第4期則已經不到10%。
王金洲說,早期肺癌患者也需注意復發(fā)風險,建議切除腫瘤后,仍須接受輔助治療,才能盡量達到無復發(fā)、無轉移等目標,延長無疾病存活期,如果早期患者可以接受精準治療,有助于延長存活期。
王金洲強調,癌癥治療趨勢為「精準治療」,是種針對不同基因型態(tài)所給予的個人化治療,希望縮小腫瘤,延長患者存活期,抗癌武器則包括標靶治療與免疫療法,在癌癥治療領域上,「精準治療」將愈來愈重要。
陳育民表示,唯有早期發(fā)現(xiàn)、早期診治,才能提升肺癌的存活率。此外,精準治療如果也用在早期患者,更能延長無疾病存活期。
來源:臺灣健康網(wǎng)、侵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