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BNCT
硼藥
硼藥雖然叫硼藥,但其實并不是一種藥,醫(yī)學名稱叫做“硼中子俘獲治療(BNCT)”,硼中子俘獲治療技術(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, 簡稱BNCT)是近年來國際腫瘤治療領域新興快速發(fā)展的精準診療技術,被日本醫(yī)學界稱為繼手術、傳統(tǒng)放療、抗癌藥物、免疫治療之后的“第五療法”,對于復發(fā)性、浸潤性、局部轉移腫瘤具有突出臨床優(yōu)勢,已在全球上千例臨床上證明在復發(fā)性頭頸癌、惡性腦瘤、黑色素皮膚癌、骨肉瘤、乳癌等多種實體腫瘤上有顯著可靠的療效。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癌癥治療手段之一。

?
關系BNCT治療成敗的第二個主要因素是含硼藥物,必須確認該含硼藥物經由靜脈注射進入人體后,腫瘤細胞的硼-10含量足夠、且相對高于正常組織細胞的B-10含量。目前臨床試驗的要求,腫瘤細胞的B-10含量必須高于正常組織細胞的B-10含量達2.5倍以上(即T/N ratio值 > 2.5)。
截至目前為止,全球的研究均一致發(fā)現:以BPA(Boronophenylalanine)及BSH(sodium borocaptate )這兩種含硼藥物對癌細胞的親和性為顯著。其中BPA結構與人體必須氨基酸-苯丙氨酸(Phenylalanine)相似,過往研究顯示:BPA可被惡性黑色素皮膚癌及其他代謝旺盛的癌細胞高度吸收,而且當BPA與果糖(fluctose)結合后,亦可增強癌細胞對BPA的吸收能力。
臺灣執(zhí)行BNCT臨床試驗,早期系由國際進口BPA藥物,再委由臺灣生技公司進行配制,每次照射所需的藥費相對昂貴。目前,臺灣生技公司已有能力自行生產BPA藥物,也是現在臺灣BNCT臨床試驗唯一的制藥廠,在BPA藥物臺灣自行生產的情況下,有助于降低BNCT所需含硼藥物的價格。

?
目前被FDA批準用于臨床研究的BNCT藥物僅有BSH和BPA,除了BSH與BPA外,其他應用于BNCT的含硼藥物可分為以下幾類:
(1)硼化核苷(nucleosides)
(2)硼化碳水化合物(carbohydrates)
(3)含磷硼化合物
(4)硼化卟啉(porphyrins)
(5)硼化荷爾蒙衍生物
(6)脂質體
(7)硼化樹狀大分子和樹狀聚合物

?
α 粒子在組織中射程僅 4~ 10 μm,約為細胞直徑,治療尺度精細,對正常細胞損傷小;
α 粒子比 X 和 γ 射線乃至重離子的生物效應更強,不依賴于癌細胞的狀態(tài),無需增氧效應,富氧、乏氧、靜息細胞都可有效殺傷,且其對腫瘤細胞產生的 DNA 損傷不可逆;
放療工作負擔較小,理論上至少僅需 1 次照射即可完成治療;
與質子與重離子放療相比,同等能量下中子的穿透性更強;
可以作為提供持久的腫瘤局部控制,且毒性可耐受的解決方案。

?
高 LET 的特性令劑量控制更為困難,更容易輻射過量損傷正常組織,或劑量不足而腫瘤殺傷不到位;
B-10 實時濃度目前只能間接推測 (如驗血、模型計算等),難以實時監(jiān)控,影響了劑量控制的難度與精度;
雖然基礎/臨床研究中有足夠高中子通量的反應堆,但適合醫(yī)院用的高通量中子源裝置仍然有待發(fā)展;
熱/超熱中子易與其他核素誘發(fā)中子俘獲反應,感生放射性核素,帶來放射性污染;
理想的硼攜帶劑還有待研發(fā)。
???
注:文章及圖文來源臺灣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,如果您需要了解BNCT技術、設備、專家、治療等方面,我司可以提供BNCT協(xié)助服務。